郭连波

发布时间:2023-01-02 

姓名:郭连波

职称:教授/博导

办公地点:光电信息大楼D

邮箱:lbguo@hust.edu.cn

 

198012月生,湖南娄底人,激光光谱与智能探测团队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博士生导师/教授。

兼任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2020年-至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博导教授

2019年-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博导副教授

2018年-2019年,借调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国重过程管理

2014年-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博导副教授

2012年-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10年-2012年,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电子工程系,2+2联合培养博士

2008年-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博士

 

研究领域:多模态智能激光感知

1.激光探针光谱(简称LIBS)和遥感高光谱

2.智能激光光声探测/激光智能制造及其过程监测

3.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光电探测及光电信号处理——合作方:中山大学李军教授

4.光机电一体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合作方:武汉大学楚天特聘姚剑教授

5.激光高精密制造、激光直写/新型热电材料设计与高精度加工

 

主要学术成就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5756万)、国家变革性重点研发计划(2756万)、国家支撑计划(300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8万)、海外学者合作基金重点项目(220万)、湖北省自然面上基金和重大支撑项目、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应急攻关专项等10多个重点和重大项目。在AddtivemanufacturingJournalofAdvancedResearchAppliedphysicslettersOpticsExpressOpticsLetter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多篇,已申请发明专利26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授权12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一项,排名1)。

 

指导学生获奖与荣誉称号

2020指导的硕士生张思屿获得国家奖学金

2020年指导的硕士生郭聪赴法国巴黎文理研究大学(PSL)留学

2020年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湖北省铜奖第一指导老师

2020年指导的硕士生袁锐获得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全奖资助

2019年指导的博士生褚燕武和硕士生汪威良获得华为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博士生张登三等奖

2019年指导的硕士生崔灏灏作为队长获得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华中赛区一等奖

2019年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朱志豪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全奖资助

2019年指导的本科生刘嘉淏获得日本东京大学留学

2018年指导的硕士生鲁婉婕获得国家奖学金

2017年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湖北省银奖和铜奖,校一等奖和三等奖第一指导老师

2017指导的硕士生程潇获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年会Poster一等奖(激光唯一)

2016年指导的硕士生郭阳敏获国家奖学金

2015级独立指导的第一届硕士3人,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A8篇,BD2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3位硕士毕业论文外审和答辩均为优秀。

 

主要学术兼职和获得荣誉

武汉市“3551人才计划特聘专家

AtomicSpectroscopy国际期刊编委

2017年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首届LIBS青年科学家奖

湖北省青年科技学会理事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学术委员会委员

OSASPIE会员

AnalyticalChemistOpticsExpressOpticsLetters等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

 

招生信息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孟子

招生:四原则

不论背景,不问出身,不谈门第,不分男女

有兴趣,有毅力,有协作,有情怀

本研究小组拥有各类激光器、光谱仪和探测器等上千万的硬件设备平台,是目前国内外激光探针领域最齐全,研究队伍最大的课题组之一。

每年招收博士生2名,硕士生3-4名。欢迎具有材料、化学(特别是分析化学和计量学专业)、物理、光信息、生物医学、数理统计、农业、光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机械、计算机和生物学等专业背景的学生加盟,请直接给我邮件

本科研团队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优秀学生可以选派和申请到国外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与国内武汉大学遥感学院楚天特聘教授姚剑博士、中山大学李军教授等紧密合作。

热烈欢迎优秀博士后加盟(年薪25万以上,待遇超教授),也欢迎本科学生加盟学习。

团队文化:我们齐心合力地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业。我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努力营造自由的学术环境,让同学的品质得到提升,能力得以彰显。


研究生报考(推免)必读

如果您有意选择我作为您研究生期间的导师,与我合作从事研究工作,那么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课题组研究方向:以激光技术、光谱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大数据以及机器学习技术等为核心,开展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激光智能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光机电一体化、光电探测及光电信号处理、新型热电材料高精度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和应用研究工作,致力于研究新原理、新方法,并开展有关技术在工业测量与制造、医疗仪器及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精密仪器等方面的新应用。研究工作包括基础研究、装备研制以及检测应用,其中基础研究包括:等离子体理论模拟与分析、自吸收与基底效应研究、多模态表征、全流程分析算法构建等。装备研制包括:光学设计及研制、核心硬件研制以及分析软件开发。研究内容涉及到光、机、电、算等各个方面。报考(推免)研究生时,希望学生能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至少有初步的想法,对上述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兴趣,课题组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和未来发展规划,合理选择研究方向和课题。

对学生的要求:

1)请深入思考两个问题,我来华科干什么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我希望学生有比较清晰的未来规划,有雄心壮志,迎接挑战,勇于面对未知问题,并以不断超越自我为乐趣,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2)本课题组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本着严进严出的方式培养每一位学生。加入本课题组,必须时刻保持勤奋刻苦、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的精神。本课题组不接受任何只想拿学位、混毕业证的学生,华中科技大学只培养精英!

3)关于努力的标准。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很努力、认真,但其实只是自以为然。研究生期间,如果没有通宵达旦的解决过问题就不算真正的努力(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你解决的问题too easy)。没有充分的时间保障、极致的付出,精英不可能产生。否则我看你着急、忧心忡忡,你觉得我不近人情、压迫学生,那就没劲了。当然,每个人的特长和运气也不一样,如果你努力,老师会尽力指导、帮助你成长,共同努力。

4)个别同学联系导师时各种保证笃定地喜欢我们的方向,希望能给他名额,录用通知拿到后没几天就跟老师说不喜欢这个研究方向、心累做不下去等。我想对这些同学说,人品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老师答应了你,就意味着拒绝了别的同学。请以诚信为本,在考虑清楚后报考/推免。

5)读研不应该是一个找工作的跳板,而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希望本课题组的研究生不仅是学会了一些具体知识和技能,还更应该具备勇于担当的责任心、直面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切忌遇事推脱、找借口,遇到困难往后退(诸如:这几天状态不好,电脑坏了,没想到这么难,我不会,以前没用过,不知道怎么办)

最后,师生是一种缘分,欢迎加入!


 

 

CopyRight ©2020 华中科技大学多模态智能激光感知课题组 版权所有